八音盒MP3如果说电子词典,小游戏机是小屁孩的专利,那么随身听无疑就是由小屁孩迈向文艺青年的重要一步,今天我们就来开启我们的回忆向主题二了 ,随身听。
其实印象里第一个发出悦耳声音能吸引到自己的物件,大概就是那个小小的八音盒了。
粗旷的外表下藏着悦动的少女心
虽然今天把八音盒强行加入随身听的行列有点奇怪。但是对于儿时那个年代,没有把拨浪鼓加进去就应该偷笑了。
还有一款就是大家熟悉的大的坐地收音机,印象里这个大家伙有长长的天线,两个旋钮,还有一个开关可以进行am/fm的调节,在对旋钮进行调节时还时不时伴随着不规律的噪声。
不要告诉我你小时候没有转旋钮,玩上面的指针
对了,那个年代好像有部电影叫《E.T.》特别流行,自己玩这个收音机的时候也就想象着是不是收到了地外生命的信号。(儿时就中二)
之后就是90年代中期,小型的卡带式录音机逐渐开始进入市场,最早印象里有awa这种品牌,比普通磁带大一点的体积,配上当时还算少见的轻便耳机。以学英语的名义买了后换上当年的流行磁带,那画面简直不要太潇洒。。。(不过谁都有被耳机线缠到抓狂的烦恼)
现在看着土里土气的随身听当年可是稀罕物件
我们那会还是会用着磁带去追星,周杰伦,S.H.E.,beyond,蔡依林都是我们那个年代最喜欢的歌星和组合,谁出了新的专辑总有几个小伙伴会第一时间跑到街边的小卖店买回来,然后体育课的时候一起来听,那个年代要是有谁能把周杰伦的龙拳完整地唱下来,就是我们心中的能人。(当然如果唱一半卡壳了那就算是跟偶像光环说再见了)
周杰伦的肯定
好像就是小学毕业后不多久,真正开始能够理解音乐带给自己的愉悦,奥斯卡获奖配乐全集,再到卡朋特兄妹的专辑,甚至还有猫王的专辑,不同的音乐类型自己都会尝试,美式五六十年代的那种轻快自由也是那时生活状态最好的写照。
小虎队!!!
周杰伦,难道不是音像店必备?
一开始接触mp3,是叔叔家的一个newman,内存不大,好像只有64m,当时可能就只能放下十几首歌,跟一盘磁带的容量差不多,好在可以自己选择内容,印象里里面有一首《白桦林》虽然也在磁带上经常听,但仍然记住了那个第一次在mp3上听到的瞬间。
当年的产品全面的纽曼现在好像发展已经走了下坡路
再后来又借着朋友的mp3去听,型号品牌全然在脑海中都没有了踪迹,就是对几首歌印象很深,杨臣刚的《老鼠爱大米》,庞龙的《两只蝴蝶》,现在想想自己当年能抱着mp3听这种歌一下午,不禁对自己竖个大拇指。
杨臣刚的《老鼠爱大米》和庞龙的《两只蝴蝶》火遍大江南北,大街小巷
有一次无意的机会,在英语周报上附送的磁带里第一次听到了《God is a girl》,便不可自拔地买了一个iriver T10,之后每周都会在百度mp3搜索栏中去找音乐听,当时不像现在有高速的网络,可以通过付费会员的方式在线听歌,而是每找一首歌都要通过搜索引擎下载,印象里会有百度音乐掌门人这个功能,根据每首歌的风格将它分入不同的歌单,然后下载后导入mp3,那个年代也没觉得这个事情繁琐(放到现在想真是勤快)。
传说中的“iriver T10”
就是在那个年代,第一次真正意义上去品味和理解音乐人尝试通过音乐表达的情感,mp3无疑就是最好的桥梁,通过耳机,在音乐的声场中我们第一次明白了老鹰在《加州旅馆》中的惆怅,枪花无声凋落,轻触天堂之门,亦或者是engima悠长而又深远的山歌,返璞归真。
老鹰的《加州旅馆》相信被无数人单曲循环了无数遍
随着时代进步,mp3逐渐成为了大家的标配,就开始出现升级版的mp4,带视频可以浏览图片,也可以听歌,当时我接触的品牌不多,就是一个魅族,型号似乎是m7,(当年魅族还是一个小厂,这两年的进步还是很大的)。
当年的MP4让我们有了更多的看电影方式和不能说的秘密
再到后来,如大家所知,随身听的功能逐渐被手机取代,操作简便,界面友好的软件和性能不断提升的硬件也能满足大多数人对于音乐的要求,当然还有一部分发烧友开始了另一条远征,高品质hifi设备的出现又让人类的听觉享受上了一个台阶,但这方面实在不是我的专长,不敢班门弄斧,同样欢迎大家在评论区展开讨论。
日常听歌时间,戴上耳机,再当年的循环播放《加州旅馆》,《GOD IS A GIRL》,《真的爱你》。
八音盒mp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