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诗画(66)_嘉艺流行音乐_流行音乐歌词大全

  归去来钢琴谱作者:天地景泰   一、切莫轻言古风   常看到有人写诗,为避免涉及格律诗的韵律、平仄律,就标称为“古风”。他们认为韵律、平仄律要求不严格的就是古风,把古风的这一特点全面化了。按照这样说,现在的白话诗、自由体诗甚至顺口溜也可以称为古风了?这显然是错误的。他们完全误解了“古风”。   看看五四新文化运动中有代表性的自由体新诗:   闻一多《死水》   这是一沟绝望的死水, 清风吹不起半点漪沦。   不如多扔些废铜烂铁, 爽性泼你的剩菜残羹。 ......(共五段)   胡适 《蝴蝶》   两个黄蝴蝶,双双飞上天。   不知为什么,一个忽飞还。   剩下那一个,孤单怪可怜;   也无心上天,天上太孤单。   郭沫若《凤凰涅槃》:   除夕将近的空中,   飞来飞去的一对凤凰,   唱着哀哀的歌声飞去,   衔着枝枝的香木飞来,   飞来在丹穴山上。......   它们都不是律诗,能称为古风吗? 看来,应该搞清楚到底什么是古风了。李枚教授对“古风”问题,作了一个比较详细的说明:   “古风,泛指唐代及以后模拟古体诗风格写成的诗歌。有人说古风,就是古体诗。我以为此说不妥。   古体诗是相对近体诗,即格律诗而言的。格律诗在初唐形成之前,我国古代诗体已形成了以《诗经》为代表的四言体、以汉代乐府诗为代表的杂言体和五言歌行体,以三国两晋南北朝出现的七言古体,还有以《离骚》为代表的骚体诗,亦称楚辞体等等,唐人把这些诗体统称为古体诗,而把格律诗称为今体诗。   格律诗形成之后,虽然形式非常完美,倍受历代诗人宠爱,但不可否认,这一诗体明显存在着两个无法克服的局限性: 一是格律诗形式过于严格,导致诗人常常削足适履,为迁就形式而破坏内容。二是格律诗因字数、句数限制,无法表达长篇内容。   正因如此,格律诗问世之后,诗人们仍然仿照前代的四言、五言、七言等古体诗进行写作,并且还写了一种杂言体,如李白的《蜀道难》、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可歌》,白居易的《卖炭翁》等。   后来,人们习惯称这种模仿前代古体诗写作的诗歌为古风。也有人称之为古体诗。但这种既称古风,又称古体诗的古体诗,已和先秦四言诗体、汉代乐府五言诗体、汉至南北朝的七言诗体等这些古诗体不再是同一概念。前者既可称为古风,也可称为古体诗;后者只能称为古体诗而不能称为古风。   可见,唐人所写古体诗即古风,意在与今体诗,即格律诗加以区别。 古风者,民歌也。此说源于《诗经》“国风”一名。古风一词,本义指古代民歌,或古代诗歌。唐代以及之后所谓的古体诗,即国风,实际上指的是唐代以来的拟古之作,即模仿古人诗歌体裁形式、声韵特点、语言特点创作的诗歌。   古风的特点如下:   一、全诗句数多少不限。   二、每句字数不限。全诗可或皆用四言,或皆用五言,或皆用七言,或用杂言,即杂用三言、四言、五言、七言,九言等。但诗句必须音节和谐而有节奏,不能散文化。一般采用二字、三字音节互搭。   三、不要求平仄黏对、对仗,不要求字面对偶。语言相对比较自由。   四、要求押韵。但不像律诗那样必须押平声韵。而是既可押平声韵,也可押仄声韵。如果诗篇较长,中间也可换韵。如《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那么,是不是具有这样特点的诗就可以叫做古风诗了呢?如果是这样,那现在的自由诗、顺口溜不都可以称为古风了吗?把顺口溜称为古风岂不贬低了诗词?   显然不能只从这些特点来判断,定义,还必须具备很重要的一条,就是古体诗的味道。   二、诗味   写诗要讲究诗的味道,没有诗味就不叫诗。如果没有情感,没有寓意,直白如水,味同嚼蜡,充其量不过是顺口溜罢了,绝然不敢称其为诗。   诗味主要体现在语言结构、修辞、韵律、音节、声律、情感志向及寓意如何等方面。关于诗味之说,早已有之。南朝梁. 钟嵘(公元约468-约518年)的《诗品》中说::“五言居文词之要,是众作之有滋味者也。”“弘斯三义,酌而用之,干之以风力,润之以丹彩,使味之者无极,闻之者动心,是诗之至也。”首次在诗评中提出诗要有“滋味”的概念。 滋味说是一种关于诗歌的审美要求,以"味"言诗,"味"乃指诗歌的一种艺术效果。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明诗》也说:"张衡《怨篇》,诗典可味"。唐 司空图还提出“味外之旨”。现代的+++也说了“诗味”的概念。   元代 杨载《诗法家数》中说“ 凡作古诗,体格、句法俱要苍古,......”,然到底何为“苍古”,杨载并未细说,只是介绍了一些写作方法,就说“今之学者,倘有志乎诗,须先将汉、魏、盛唐诸诗,日夕沉潜讽咏,熟其词,究其旨,则又访诸善诗之士,以讲明之。若今人之治经,日就月将,而自然有得,则取之左右逢其源。”“诗要苦思,诗之不工,只是不精思耳。不思而作,虽多亦奚以为?古人苦心终身,日炼月锻,不曰「语不惊人死不休」,则曰「一生精力尽于诗」。今人未尝学诗,往往便称能诗,诗岂不学而能哉?”。   李枚教授说:   “写古体诗需要具有一定的语言修养。李清照说“诗有别裁“,讲得就是这个意思。古体诗的语言和顺口溜、白话诗,快板诗等诗体的语言,在音节、韵律上有着明显区别,但这种差别又不是能用几句话所能讲清楚的。即使讲清楚了,对于初学写古体诗的人来说,听后也是似懂非懂。   初学写古体诗的人,要想真正解决这一问题,必须多读、多写古诗,进入古体诗的语言境界,去接受古体诗语言的洗礼,去浸润,熟悉、感受、品味个中滋味。当这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进行到一定时候,定会忽然开朗,获得顿悟,真正明白古体诗语言的真谛,并熟练驾驭这门语言。   总而言之,如果缺少古体诗的节奏、旋律、音节、声韵,即音乐性,那就不是古风,更不是律诗,或可以称为自由诗,顺口溜,民歌。”   李教授 讲的就是古诗的味道问题。这个味道是不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呢?就像不同剧种的味道一样,例如豫剧,你把曲谱给歌唱家,他也唱不出豫剧的味道来。而我们家乡的大人小孩都能唱几句豫剧,而且味道十足,这是从小在那种环境下熏陶的结果。写诗也一样,需要多读多学多写多练多感受熏陶,俗话讲,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邹。   今天写古风诗时还应该特别注意古风诗还有两个特点:   1、具有古体诗的味道,近体诗的语言风格;   2、尽量不用格律诗的语句结构即不用五、七言的四句、八句,以便于与格律诗明显区别。   综上所述可见,   1、古、近诗词是中华传统文化艺术的美好结晶,它具有节律美、声律美和韵律美亦即节奏、旋律、音节、声韵等音乐性的特点,它的语言简洁优美,寓意深刻。我们应该继承与发扬。   2、唐人及后人写古风,并不是因为不懂或逃避平仄律,也不是因为格律诗难写,而是为了突破格律诗的限制,想写更多的东西,并且让句数字数韵律更多样化一些。古风也不是不讲究节律美、声律美和韵律美,而是突出了灵活性,在平仄黏对、对仗,字面对偶等方面相对比较自由些。古风也是古诗,仍然具有古诗的风格即语言特色和节奏特色。   3、当代人写诗标“古风”,就应当按古诗的特点去写,不懂古诗就难于仿古,不仿古就写不了“古风”。   4、今人写古风,可以写的不太好或水平低点(属于正常现象),但不能把写的白话自由体诗甚至顺口溜标称为“古风”。把古风混同“顺口溜”、白话自由体诗是错误的,在根本的问题上不能闹笑话。   5、为逃避格律诗的平仄律、韵律等格律要求就标称“古风”,却忘记了古风的要求与特点,显然是不应该的。如果拿不准,还不如标称“新诗”(新自由体诗)好。   诚心希望诗友们,除了研究与写作格律诗、古风诗以外,还要多创作一些新诗,探索出一套新诗的格律来。   为帮助读者了解古体诗的风格即语言特色和节奏特色,下面列出几首代表性的作品,供体会。   三、典型古体诗、古风诗欣赏   1、《诗经》开篇第一首诗《关雎》(佚名):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2、骚体 屈原:九歌 国殇(节选)   操吴戈兮被犀甲,车错毂兮短兵接;旌蔽日兮敌若云,矢交坠兮士争先;......   带长剑兮挟秦弓,首身离兮心不惩;诚既勇兮又以武,终刚强兮不可凌;   身既死兮神以灵,魂魄毅兮为鬼雄。   3、先秦 屈原:离骚 (节选)   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 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   不抚壮而弃秽兮,何不改乎此度? 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道夫先路!......   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余虽好修姱以鞿羁兮,謇朝谇而夕替。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怨灵修之浩荡兮,终不察夫民心。 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   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 民生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   举贤才而授能兮,循绳墨而不颇。 皇天无私阿兮,览民德焉错辅。   揽茹蕙以掩涕兮,沾余襟之浪浪。 跪敷衽以陈辞兮,耿吾既得此中正。   驷玉虬以桀鹥兮,溘埃风余上征。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扬云霓之晻蔼兮,鸣玉鸾之啾啾。朝发轫于天津兮,夕余至乎西极。......   驾八龙之婉婉兮,载云旗之委蛇。抑志而弭节兮,神高驰之邈邈。   奏《九歌》而舞《韶》兮,聊假日以媮乐。   4、曹操:龟虽寿   神龟虽寿,犹有竟时。 腾蛇乘雾,终为土灰。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5、观沧海 (两汉 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6、曹植:铜雀台赋 [ 魏晋 ] (节选)   从明后而嬉游兮,登层台以娱情。见太府之广开兮,观圣德之所营。   建高门之嵯峨兮,浮双阙乎太清。立中天之华观兮,连飞阁乎西城。   临漳水之长流兮,望园果之滋荣。仰春风之和穆兮,听百鸟之悲鸣。   天云垣其既立兮,家愿得而获逞。扬仁化于宇内兮,尽肃恭于上京。   惟桓文之为盛兮,岂足方乎圣明!休矣美矣!惠泽远扬。翼佐我皇家兮,宁彼四方。   同天地之规量兮,齐日月之晖光。永贵尊而无极兮,等年寿于东王。   7、杂诗七首·其一 ( 魏晋 曹植)   高台多悲风,朝日照北林。 之子在万里,江湖迥且深。方舟安可极,离思故难任!   孤雁飞南游,过庭长哀吟。翘思慕远人,愿欲托遗音。形影忽不见,翩翩伤我心。   8、曹植: 白马篇   白马饰金,连翩西北驰。借问谁家子?幽并游侠儿。......   弃身锋刃端,性命安可怀?父母且不顾,何言子与妻?   名编壮士籍,不得中顾私。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9、李白《蜀道难》   噫吁嚱,危乎高哉!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   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   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   问君西游何时还?畏途巉岩不可攀。   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   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使人听此凋朱颜!   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   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   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   朝避猛虎,夕避长蛇;磨牙吮血,杀人如麻。   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家。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侧身西望长咨嗟!   10、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可歌》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   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   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   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   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   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11、白居易《卖炭翁》   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   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   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   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   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   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   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   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   半匹红绡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12、李白《将近酒》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   钟鼓馔玉何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13、李白 古风五十九首   其二   蟾蜍薄太清, 蚀此瑶台月. 圆光亏中天, 金魄遂沦没.   螮蝀入紫微,大 明夷朝晖. 浮云隔两曜, 万象昏阴霏   萧萧长门宫, 昔是今已非. 桂蠹花不实, 天霜下严威.   沈叹终永夕, 感我涕沾衣。   其三十九   登高望四海, 天地何漫漫. 霜被群物秋, 风飘大荒寒.   荣华东流水, 万事皆波澜. 白日掩徂辉, 浮云无定端.   梧桐巢燕雀, 枳棘栖鸳鸾. 且复归去来, 剑歌行路难.   14、唐代 芩参 《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   君不见走马川行雪海边,平沙莽莽黄入天。   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   将军金甲夜不脱,半夜军行戈相拨,风头如刀面如割。   马毛带雪汗气蒸,五花连钱旋作冰,幕中草檄砚水凝。 ......   15、+++五言古风《挽易昌陶》(1915年5月)   去去思君深,思君君不来。 愁杀芳年友,悲叹有馀哀。   衡阳雁声彻,湘滨春溜回。 感物念所欢, 踯躅南城隈。   城隈草萋萋,涔泪侵双题。 采采馀孤景,日落衡云西。......   琴绝最伤情,朱华春不荣。 后来有千日,谁与共平生?   望灵荐杯酒,惨淡看铭旌。 惆怅中何寄, 江天水一泓。   16、 +++ 七言古风·送纵宇一郎东行 (1918年4月)   云开衡岳积阴止,天马凤凰春树里。 年少峥嵘屈贾才,山川奇气曾钟此。   君行吾为发浩歌,鲲鹏击浪从兹始。 洞庭湘水涨连天,艟艨巨舰直东指。   无端散出一天愁,幸被东风吹万里。 丈夫何事足萦怀,要将宇宙看稊米。   沧海横流安足虑,世事纷纭从君理。 管却自家身与心,胸中日月常新美。   名世于今五百年,诸公碌碌皆余子。 平浪宫前友谊多,崇明对马衣带水。   东瀛濯剑有书还,我返自崖君去矣。   作者:天山雪莲   作者刘平礼:敖陶孙诗评十条屏之八   作者:无语   归去来背景音乐乐谱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