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讲比赛的背景音乐纯音乐励志 来源:学习时报
原标题:一首抗日歌曲抵得上两个师
抗日战争时期,一批音乐工作者将中国共产党的抗战理念、人民群众的团结呼声、沙场战士们的英雄气概,谱写成一首首感人肺腑、凝聚人心、鼓舞斗志的曲目,形成了独特鲜明的抗战歌曲,为我们留存了许多珍贵的红色记忆。抗战歌曲是红色文化的重要体现,它“为抗战发出怒吼,为大众谱出呼声”,是夺取抗战胜利的强有力武器。+++曾评价道,一首抗日歌曲抵得上两个师的兵力。
抗战歌曲控诉了日寇侵华暴行,唱出了中华儿女悲愤交加、要求还我河山的心声。1931年9月18日,日本侵略者在中国东北蓄意制造“柳条湖事件”,发动侵华战争。面对侵略,国民政府一意孤行地采取错误的不抵抗政策,致使次年2月东北全境沦陷。在民族危亡时刻,一批音乐家、作曲家以文艺歌曲的形式表达爱国主义情怀。当时,国立上海音乐专科学校著名的作曲家和音乐教育家黄自先生,激情满怀地创作了大量以抗日救亡为主题的音乐作品。《九一八》以简洁的四句歌词,“九一八,血痕尚未干;东三省,山河尚未还!海可枯,石可烂,国耻一日未雪,国民责任未完!”表现了“家破祸在眉梢”的悲愤情绪。1936年秋,在东北军中开展抗日宣传工作的张寒晖,目睹了将士们有家不能回、有仇不能报、天天被迫奔赴“剿共”前线的流浪彷徨景象,并结合北方民间的哭丧声调,创作了著名抗战歌曲《松花江上》。歌曲以“森林煤矿”“大豆高粱”“同胞”“衰老的爹娘”开篇,表现了将士们内心对家乡的万分思念之情。中间部分控诉了日本侵略者在东北犯下的罪行,描述了将士们流浪漂泊的惨境。歌曲最后发出“爹娘啊,爹娘啊,什么时候,才能欢聚在一堂”的悲壮呐喊,将全曲推向高潮,是一首充满离思、国难的悲曲。1937年底,周恩来在武汉大学演讲时曾深情地讲道:“一支名叫《松花江上》的歌曲,真使伤心的人断肠。”可见这首抗战歌曲在当时社会上的广泛影响。
抗战歌曲宣传了党的政策主张,生动展现了八路军、新四军的抗战雄姿。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正确处理文艺和政治的关系,形成了一支数量可观、专业扎实的文艺创作队伍。一方面,大批青年知识分子和文艺工作者响应“到延安去”的号召,投身革命洪流,加入八路军和新四军;另一方面,我党注重培养文艺方面的专门人才,建立了抗日军政大学、延安部队艺术学校、延安鲁迅艺术文学院等培养阵地。其中一批音乐工作者结合中国共产党的抗战政策和主张,深入部队,深入前线,创作出许多优秀的音乐作品。1937年1月,中国人民抗日红军大学改名为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简称抗大)。同年11月,+++指示时任中宣部负责人的凯丰为抗大谱写一首新校歌,取代原来的《红大校歌》。凯丰根据+++为抗大制定的教育方针和校训完成了歌词的创作,并交由青年作曲家吕骥谱曲,《抗日军政大学校歌》由此诞生,歌词中“团结紧张、严肃活泼”的作风和“艰苦奋斗、英勇牺牲”的传统也得以广泛颂传。在展现我军英姿方面,《八路军进行曲》是一首代表作。抗战全面爆发后,著名作曲家郑律成奔赴延安,担任抗大音乐指导、鲁迅艺术学院声乐教员。这一时期,他与有过抗战亲身经历的公木合作,创作了《八路军大合唱》。其中《八路军进行曲》以豪迈雄壮的进行曲节奏、号角式的音调脱颖而出,标志着我军军歌的成熟。“向前、向前、向前!”“从不畏惧,绝不屈服,坚决抵抗,直到把日寇逐出国境……”歌词集中塑造和展现了人民军队一往无前、无坚不摧的革命风貌。解放战争时期,这首进行曲作为人民军队的战歌更名为《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曲》。1988年7月25日,被中共中央军委正式定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歌。
抗战歌曲唤醒了民众团结一心、共御外侮的无畏精神,巩固和扩大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作为文艺范畴的抗战歌曲,是“整个革命机器的一个组成部分”,是“团结人民、教育人民,打击敌人、消灭敌人的有力的武器”,起到“帮助人民同心同德地和敌人作斗争”的特殊作用。1938年10月,诗人光未然带领抗敌演剧队奔赴吕梁山抗日根据地,途经黄河,光未然被母亲河的壮观景象所震撼,同时又联想到游击战士们的抗敌英姿,决定创作一部长篇朗诵诗。后来,他在行军中不慎摔倒受伤,回到延安住院疗养。住院期间,躺在病床上的光未然按捺不住内心的激动,在他人协助笔录下,一连5天口述了400多行诗句,完成了《黄河吟》的创作,也就是后来《黄河大合唱》的歌词。1939年春,抗敌演剧队第三队在延安举行演出晚会,光未然朗诵了自己的诗作《黄河吟》,冼星海听后激动不已当即决定要把它谱写成一部代表中华民族伟大气魄的大合唱。从3月26日到31日,冼星海仅仅用了6天就完成了《黄河大合唱》的创作。《黄河大合唱》由《黄河船夫曲》《黄河颂》《黄河之水天上来》《黄水谣》《河边对口曲》《黄河怨》《保卫黄河》《怒吼吧,黄河》八个乐章组成,作品以宽大的历史场景和宏伟磅礴的气势,启迪民众保卫家乡,保卫黄河,保卫华北,保卫全中国。作品一经完成,冼星海就组织学员进行排练,成立合唱团,成功地演出了《黄河大合唱》,受到了+++等中央领导人的高度赞扬,周恩来亲笔题词:“为抗战发出怒吼,为大众谱出呼声!”此后,《黄河大合唱》在全国引起巨大反响,甚至唱出海外,成为华夏儿女的精神颂歌。
抗战歌曲激发了人民军队舍生取义、前仆后继的豪迈斗志,鼓舞战士们奋勇杀敌、保家卫国。歌声具有强烈的感染力,是革命战争年代鼓舞士兵情绪、斗志的必要手段。抗日战争时期,我军建立了许多大大小小的文艺社团(剧社),如八路军总部火星剧社、延安留守兵团烽火剧团、抗战剧团等等,这些社团有的上午排练,下午搭台,晚上演出,有的随军深入火线,利用部队休息的时间为战士们演唱《大刀进行曲》《游击队歌》《决死队进行曲》等激情澎湃、凝魂聚气的歌曲,调动部队以昂扬向上的精神面貌投入到战斗中。1934年秋,田汉为电影《风云儿女》写下一首主题歌歌词,然而不久就被捕入狱。聂耳知晓后主动承担作曲任务,他带着满腔激愤,两天时间就谱写成《义勇军进行曲》。这首歌曲旋律铿锵有力,气魄雄健,节奏果敢振奋,极富号召力、鼓舞力,特别是“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的响亮歌声赋予了战士们强大的战斗激情。1949年9月27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确定《义勇军进行曲》为代国歌。1982年12月4日,第五届全国人大第五次会议正式确定《义勇军进行曲》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悲伤的演讲比赛背景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