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胡独奏歌曲二泉吟当我们听到著名二胡曲《二泉映月》时,都会被那如泣如诉的音乐打动,陶醉在一个用音乐构建的美妙世界中。
这首脍炙人口的二胡名曲,不仅受到我国人民的广泛欢迎,也作为中国民间曲艺的代表作品,流传到了海外,让世界各族人民感受到了来自东方的音乐魅力。
然而,在动听的音乐背后,《二泉映月》的作者阿炳,一生却充满荆棘。这位堪与贝多芬比肩的音乐家,生前却籍籍无名,只是一位会拉二胡的流浪艺人。《二泉映月》,也是苦难浸润的结果。
阿炳一生的苦难,可以追溯到他的童年时期。童年的阿炳,并没有像其他孩子那样享受到家人的关爱和小伙伴的友谊,只有无穷无尽的孤独、寂寞与羞耻。这一切,都根源于他难以启齿的出身。
1893年的夏天,江苏无锡的一座名叫雷尊殿的道观里,一名健康的男婴呱呱坠地,为这片道家清净之地带来了新生的喜悦。然而孩子的父母却惶恐不安,暗地里盘算着怎么处理这个不该来到世上的孩子。
问题出在孩子父母的身份身上:孩子的父亲,是当时寄居在雷尊殿清修的一名道士,由于性情高洁、为人友善,受到十里八乡的尊敬。孩子的母亲,却是一名寡妇。
在盛行礼教、重视贞节的晚清,一名寡妇最好的结局是自尽死节,用宝贵的生命换来一道“贞节牌坊”;其次是孤独寂寞地守节,终生不改嫁和接触异性,全身心伺候公婆、抚养孩子;再不济,也只能是勉为其难改嫁,做另一个人的妾室。
其中,根本没有非婚生子的选项。然而孩子的出生,无疑宣告了这位寡妇的不贞,按照当时的公序良俗,她和孩子都将会被视为家族的耻辱。为了保全家族名誉,族人动用私刑处死了寡妇,而将作为“耻辱的证据”的孩子遗弃了。
作为孩子的父亲,那位道士虽然不忍心恋人的惨死和亲生骨肉被抛弃,但碍于自己的清白名声和整个雷尊殿的名誉,他也只能含泪将孩子秘密送往乡下。乡下有自己的亲族,他们可以帮忙抚养这个可怜的孩子。
彼时,谁也不知道这个身世飘零的小孩日后会成长为留名青史的著名音乐家阿炳,当时父亲只给他取名为“华彦钧”。华彦钧这一去就是8年,在乡下的日子里,他既没有父亲也没有母亲,也没有受到无私的父母之爱和良好的家庭教育。
8岁那年,华彦钧的父亲已经成为雷尊殿的主持,他决定将儿子接回来抚养。然而父子重逢却并不温馨:此时的华彦钧,由于多年的“放养”,已经长成了一个十足的野孩子。为了保全主持的尊严,他们虽然重逢,但并不能相认。
父亲对这样的儿子很不满意,为了将他培养成一个拥有良好家教和渊博学识的人,父亲把他送进了一所学风严格的私塾。
在私塾里,华彦钧受到传统教育,学习四书五经和礼仪规矩。经过私塾的教化,华彦钧看上去像个样子了,但骨子里的叛逆仍在。
华彦钧越来越大,父亲看出他并非学文化的料,却很喜爱音乐,尤其乐感十分好。正好父亲也是个精通音律的人,弹得一手好琵琶,为了教给他一门谋生的手艺,便开始亲自教给他音律。
最初,父亲打算教他学弹琵琶。华彦钧喜欢琵琶的声音,也听过父亲弹奏琵琶,一开始对此很是热心。然而,学习琵琶需要付出艰苦的努力,尤其是反复地练习弹奏,每天都不能荒疏。
这对于顽劣的华彦钧来说,未免要求太高了,自由散漫的他很快就厌倦了弹琵琶。看着不情不愿地日复一日学习弹琵琶的儿子,父亲叹了一口气,决定不再教他弹奏琵琶,改教他二胡和笛子。
这一次,华彦钧倒是能坚持下来学习,他的曲艺越发精进,欣喜的父亲又趁热打铁,教给他歌唱。很快,华彦钧的水平进步到了可以独当一面。在华彦钧21岁之前,父亲一直保守着关于他身世的秘密。
不过,在他21岁时,父亲不幸染上重病,在弥留之际说出了真相。一直守候在父亲身边的阿炳这才目瞪口呆地发现,原来这个一直与自己以“师徒”名义相称的老伯,竟然是自己的亲生父亲!
自己的亲生母亲,却早已经离开人世很多年了。父母的死亡、自己的身世……种种磨难接连冲击着他年轻的心灵。
经受不了打击的华彦钧,开始了堕落的道路。他厌恶自己羞耻的出身,憎恨父母的苟且,又对这个冷漠无情的世界满怀愤怒。潜意识里,为了报复父母,他开始想方设法毁掉自己,将挚爱的音乐弃置不顾,终日流连于烟花巷中。
在那一段自我放逐、自我毁灭的黑暗岁月里,他沾染上了吸鸦片烟的恶习,又与妓女鬼混掏空了身体,还染上了“花柳病”,也就是今天所说的梅毒。雷尊殿上上下下都无法容忍这样堕落的他,将他赶了出去,他从此开始流浪卖艺。
在卖艺的岁月里,为了生计,华彦钧为自己取了一个艺名“阿炳”。就这样,他带着一把陪伴他多年的老二胡,漂泊在人世间,受尽了心酸和苦难。
由于阿炳的演奏水准极高,他到哪里都能够赚足人们的喝彩,就此维生许多年。然而在缺医少药的过去,梅毒几乎是一种不可治愈的慢性病,穷困潦倒的阿炳也没能力接受治疗,慢慢地由于疾病的侵蚀,他双目失明。
然而正如失聪不能阻挡贝多芬成为一代“乐圣”,失明也没能阻挡阿炳提升自己的音乐造诣。失去视力的日子里,阿炳学会了倾听,他开始注意人世间的各种声音:
新生儿纯真的啼哭,寡妇丧夫的悲泣,老人风烛残年的叹息……所有这一切,都让他心有戚戚。有时候,他也会回想起自己半生的遭遇,从一个孤独的弃婴,到叛逆的少年、堕落的青年,再到悲惨的中年和凄凉的老年……
他开始渐渐理解了自己的父母,理解了这个世界,也理解了自己。在一个月圆之夜,饱经沧桑的阿炳坐在清净如水的月光下,身旁是清澈的二泉,沉思着自己的一生。
他虽然再也看不见皎洁的月光,但却依靠灵敏的听觉,感受到了月夜的美好。在这个静谧、安宁和神奇的夜晚,他将自己的人生感悟注入了如泣如诉的二胡声中,成就了《二泉映月》的绝唱。
新中国成立后,阿炳作为民间音乐家,受到了政府的重视和关心。政府曾经想用最好的医疗手段来治好他的梅毒,但可惜的是,此时的阿炳已经成为了一位风烛残年的老人,他的梅毒也已经到了不可逆转的第三期。
为了保存他给我们留下的文化遗产,1950年,中央音乐学院的学生杨荫浏、曹安和教授用唱片刻录了他亲手演奏的《二泉映月》、《听松》等原创乐曲,留住了这即将消失的“绝唱”。
唱片刻录完成后仅仅半年,阿炳就与世长辞,享年57岁。这位命途多舛的艺术家,终于走完了他可歌可泣的一生。只留下不朽的音乐杰作,永世长存。
艺术往往来源于人对不幸命运的反思和抗争,阿炳也用自己的一生为他的作品做了注脚。让我们用心倾听他的作品,感受他一生的喜怒哀乐,与对音乐执着的追求吧。
二胡独奏歌曲流浪歌曲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