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孕傻三年?八个虚张声势的健康神话

精彩阅读

食物清肺?在传统医学中,“清肺”一般是指缓解与呼吸道有关的症状,如咳嗽、痰多等。有些药物和食物可以帮助缓解这些症状,因此被誉为“清肺食品”。但说这种“清肺”食物能清理“被空气污染的肺”,那是无稽之谈。

抽筋和缺钙?虽然缺钙确实会引起抽筋,但这种情况多发生在骨质疏松的中老年人和孕妇身上。如果其他人抽筋了,不要急于补钙,先了解自己是什么类型的骨质疏松症,只有患有抽筋的人才能摆脱抽筋的折磨。

喝酒保暖? “来,喝一口酒暖暖身子。”几人在寒风中瑟瑟发抖,将酒瓶递给一人,然后满足地吐了一口气。这种喝白酒御寒的行为在生活中比比皆是。但实际上,在酒精的刺激下,血管不能及时收缩,也会阻碍血液向外输送热量。身体热量大量散失后,人会感到更冷。

怀孕后变傻?怀孕后,女性的身体会发生巨大的内分泌变化。雌激素、甲状腺素、黄体酮等会过滤全身从头部到器官的细胞。经过这个过程,女人不仅不会变傻,反而会变得更聪明、更漂亮、更睿智、更有魅力。

采访专家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急诊科主任医师杨宝林

江苏省中医院营养科营养师王艳

北京积水潭医院中医骨科主任医师李建民

清华大学医学院副院长、航空总医院名誉院长曹泽一

北京市中医院眼科主任杨迎新

北京同仁医院营养科首席营养师吴涛

北京体育大学运动康复系孙杨

北京协和医院皮肤科副主任医师何志新

常吃木耳可清肺

挥之不去的雾霾也催生了一堆清肺的民间小偏方。最引人注目的是常吃木耳可以清肺。证据似乎确凿:由于木耳含有丰富的纤维素和植物果胶,具有润肺洁胃的功效。然而,专家表示,这种说法没有足够的理论依据。

有黑白木耳之分。我们经常吃黑木耳。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急诊科主任医师杨宝林提醒,中医讲白入肺,黑入肾。因此,黑木耳与清肺无关。可能吃白木耳对肺更好。

更重要的是,梨、冰糖、银耳、萝卜等所谓的“清肺食品”,在传统医学上也有“清肺”作用。在传统医学中,“清肺”一般是指缓解与呼吸道有关的症状,如咳嗽、痰多等。

雾霾对肺部造成的损害,主要是空气中的污染物以小颗粒的形式进入肺泡末端,损害肺部,引发炎症。古人在开“清肺方”或“清肺方”时,很可能没有意识到空气污染。所以说“清肺”食物可以清理“被空气污染的肺”是无稽之谈。

杨宝林主任说,提高自身免疫力,雾霾天尽量不出门,不开窗通风,是防治雾霾的基本方法。

冷的时候喝白葡萄酒

“来,喝一口酒暖暖身子。”几人在寒风中瑟瑟发抖,将酒瓶递给一人,然后满足地吐了一口气。这是电影中经常出现的场景,而在现实生活中,喝白酒御寒的行为比比皆是。

“不宜单独喝白酒御寒,存在一定的危险性。”江苏省中医院营养科营养师王艳说,喝白葡萄酒可以使身体感到温暖,因为白葡萄酒中的酒精可以扩张血管。加速血液循环,使储存在肝脏和身体其他部位的血液流向身体表面,只有皮肤表皮感到温暖。而且,由于身体散热加快而散失的热量,比酒精供给的热量还要多,人会感觉更冷。这就是民间所说的“酒后感冒”。

酒后体表发热,毛孔张开,容易受到冷空气的侵袭,而白酒中的酒精还能麻痹神经,降低人对寒冷的敏感度。如果室外寒冷,容易发生冻伤等意外伤害。

王艳建议,冬季要适度运动,增强体质,同时要均衡饮食。可以多吃温热的食物,比如羊肉、红枣、桂圆等,是比较合适的暖身方式。

抽筋是缺钙

电视广告说:“腰痛腿抽筋,身体提醒你缺钙!”那么是这样吗?

北京积水潭医院中医骨科主任医师李建民告诉记者,“腿抽筋是缺钙引起”的说法过于笼统。虽然缺钙确实会引起抽筋,但这种情况多发生在患有骨质疏松症的中老年人身上。对于人和孕妇来说,如果其他人有抽筋的症状,不要急于补钙,知道自己是什么类型的更准确。

除了缺钙,经常抽筋的常见原因包括:

长时间行走和站立引起的肌肉紧张迫使肌肉进行代偿行为,快速收缩导致抽搐反应。这种情况下的抽筋可以通过伸展运动和补充盐水来缓解。

在寒冷的状态下,肌肉会因为缺乏热量而收缩,我们一冷就会发抖,这是肌肉通过抽动来保暖四肢的自然反应。因此,在寒冷的室外或夜间,易抽筋者应注意保暖,减少刺激。

大腿和小腿等肌肉损伤较为敏感,在被拉扯或撞击后容易抽筋。肌肉恢复期间,伤者要固定受伤部位,适当按摩疼痛部位,促进血液循环,循序渐进地锻炼,直至康复。

也有很多年轻人平时不运动,也会抽筋。李建民主任建议年轻人多运动,增加肌肉弹性,提高身体素质,尤其要注意抗寒能力和耐力的提高。但是,身体状况不佳时,尤其是疲倦和饥饿时,不要进行剧烈运动。

当突然出现抽筋时,不要紧张。平时只需将痉挛的肌肉向反方向牵拉拉长,全身疼痛即可缓解。如果抽筋持续时间长,可以通过热敷或冷敷来缓解疼痛,或者在局部喷洒或涂抹一些松弛肌肉、止痛的洗剂或药膏,也很有效。

> 一孕傻三年

丢三落四、爱忘事,反应还很迟钝,当孕妇出现这些问题时,人们总是调侃说“果然是一孕傻三年呀”!“确实有很多女性在孕期会出现注意力不集中,容易忘事,以及产后抑郁等问题,但这种看上去变傻的现象并不代表智力的下降,”清华大学医学院副院长、航空总医院名誉院长曹泽毅分析说。许多科学研究也证实了这一点,比如,2010年Helen Christensen等发表在Br J Psychiatry上的一篇题为Cognition in pregnancy and motherhood: prospective cohort study(关于孕期和母亲时代认知功能的前瞻性队列研究)的文章就称:无论孕中孕后,短期或是长期,女性的认知功能均无明显变化。

怀孕生孩子并不是件轻松事儿,很多孕妇在孕期难免精神会比平时略紧张一些,比如担心孩子会不健康、照顾孩子没有帮手等,孩子出生后,尤其是前两年,妈妈更要成为多面手,喂奶、换尿布、哄睡觉等等,使得孕妇的注意力完全转移到了孩子身上,其他琐事变得不再重要,所以容易忘记就是很自然的事儿了,这可能也就是“一孕傻三年”的由来。

怀孕后女人的身体会发生巨大的内分泌变化,像雌激素、甲状腺素、黄体酮等会把全身的细胞从头到器官都过滤一遍,经历这个过程之后,女人才算成熟了,才会有一个女人真正的表现,“可以说女性生完孩子后不仅不会变傻,反而会变得更聪明、更漂亮、更有智慧、更有魅力了,而没有生过或从来不生孩子的女性往往提前进入更年期,容易衰老,也容易得病”,曹泽毅解释说,“所以我们医学界的共识是,一个妇女必须要生一个孩子,而且最好在30岁之前完成”。

看绿色能护眼

从小我们就被老师告诫,看书写字一段时间后要看看远处的绿色植物,可以预防近视,现在我们又被身边的同事提醒,把电脑壁纸换成绿色才是护眼的王道。对这个说法,北京中医医院眼科主任杨迎新的解释是,青色和绿色对光线的吸收和反射都比较适中,对人体的神经系统、大脑皮层和视网膜组织的刺激比较小,所以能给人带来一种凉爽和平静的感觉,但这并不代表它能对抗视疲劳,预防近视。

长时间看电脑时,对比度是决定眼睛是否容易感到疲劳的重要因素之一。从经验上来说,白底黑字的对比最明显,时间长了容易感觉到累,淡绿色比较柔和。将电脑壁纸更改为柔和绿色的做法,只是让屏幕亮度变得不那么刺眼,但对于眨眼次数少泪液蒸发过快造成的眼睛干涩,坐姿、与屏幕距离等问题造成的视疲劳、颈肩部疼痛,是没有任何效果的。

看看远处的绿色植物放松紧张的双眼倒是个靠谱的预防近视、缓解眼疲劳的手段,但需要注意的是,这也并不是指绿色本身对眼睛有什么好处,而是说“远眺”这个向远处对焦的动作能使睫状肌处于松弛状态,使眼睛得到休息而已。

如果看30厘米以内的东西,比如电脑旁的绿植,对眼睛也没有益处。因此,杨迎新主任提醒说,相信绿色能够很好的保护视力,还不如多看看窗外来得靠谱。

浓茶可以解酒

有关浓茶解酒的传闻一直不绝于耳,屡辟谣屡谣传。

“浓茶中的茶碱有较强的利尿作用,喝多了会增加上厕所的次数,所以很多人会觉得饮进肚里的酒就可以及时排泄出去了”,北京同仁医院营养科主管营养师武韬说,其实这是假象,事实上浓茶根本不能及时解酒,而且酒后大量喝浓茶还会损害心脏和肾脏。

酒的主要成分是酒精即乙醇,乙醇能够使血液流动与心跳加快,浓茶中的咖啡因亦可以对心脏有兴奋作用,两者前后饮用,会增强对心脏的刺激。另外乙醇进入血液,首先在肝脏中转化为乙醛,乙醛再转化为乙酸,最后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排出体外。食醋中的主要酸味物质就是乙酸,乙酸本身对人体无害;但乙醛对人体危害很大,饮酒后,如脸红、头晕、恶心、周身酸痛等症状都是由乙醛在体内堆积造成的。酒后饮浓茶,茶碱的利尿作用会使尚未发生转化的乙醛过早地进入肾脏,从而影响肾功能,所以经常酒后喝浓茶极易损伤肾脏。而早在2007年,国际癌症研究机构的报告中也明确提出在饮酒中产生的乙醛会引发食管癌。

“饮酒前适当吃点主食和蔬菜,饮酒过程中多喝一点水,酒后再适量喝一些蜂蜜水倒是可以稀释酒精浓度,来缓解酒精对胃的刺激,但酒精对肝脏的损伤还是不可避免的”,因此,武韬说,减少酒精对人体损伤最好的办法就是不喝或者少喝酒。

平底鞋对足部最好

寒流来袭,平底雪地靴似乎也突然成为了街上的一道亮丽风景线。之所以受到男女老少的青睐不仅是因为它暖和,更是因为人们脑海里那根深蒂固的思想——穿平底鞋对脚才是最好的。但事实果真如此吗?

北京体育大学运动康复系的孙杨博士介绍,与高跟鞋相比,平底鞋的确能使足部享受更优化的受力,穿着也更舒适及方便,但并不是适合于所有人。比如夏天常见的人字拖、凉鞋,冬天穿的雪地靴等都属于平底鞋,但对于足部天生就有受力不正情况的人(比如足踝外翻平足),就不适宜穿着鞋底过薄,过于柔软,足跟支撑性过低的平底鞋。

对于某些特殊人群,如已有足部畸形、糖尿病患者、老年人、扁平足,最好咨询专业的足部矫形师,一双矫形鞋垫可能更适合,以平衡足底受力,从而减轻由于受力原因导致的疼痛。

自制面膜能美肤

有许多时尚女性喜欢用水果敷脸,说是水果中有果酸成分,有助于美容护肤,比如祛斑、美白、抗皱等。但实际上,蔬菜、水果的营养价值主要是经过胃酸消化后,通过血管向身体输送养分,而我们的皮肤具有的屏障功能,使这类水溶性的东西敷在脸上并不容易被吸收,更谈不上会有任何营养价值了,北京协和医院皮肤科副主任医师何志新分析说。

许多含有果酸成分的护肤品之所以能够改善皮肤的一些指标,比如去角质等,一般认为,与其果酸分子小有关。当小分子的果酸穿透皮肤,夺取了角质细胞间的钙,就会打破了细胞间的连接,加速角质细胞的脱落,从而达到“去角质”的目的。“而自制面膜成分很天然,没有经过一些科学技术处理,分子太大,根本达不到这样的效果”,何志新说。

如果非要自己在生活中寻找“小分子果酸”制作面膜,倒也不是没有,比如甘蔗和酸奶,含有的乙醇酸和乳酸就比水果中的果酸分子小得多。

但这些“天然来源”的果酸含量也不是那么高——直接把酸奶涂在脸上,乳酸含量也只在5%左右。女士们用来敷脸即使“有效”,效果也有限,基本是安慰品的效果,仅当改善心情,娱乐一下为好。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